据台湾证交所13日消息,鸿海精密董事会通过子公司富士康工业互联网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股票并申请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提案。
11月14日,鸿海精密发布的2017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鸿海第三季度净利润同比下滑39%,为9年来的最大降幅。在截至9月底的第三季度,鸿海精密营收为1.08万亿元新台币,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
据了解,代工利润逐渐稀薄的当下,郭台铭近年来一直在带领鸿海转型,从自有品牌到渠道多次试水,欲撕掉代工标签。
早在2012年,鸿海就推出了名为睿侠的自有品牌电视,但是消失在彩电大战中;在手机品牌和配件方面,鸿海也野心勃勃,2016年和HMD公司一起向微软收购了诺基亚。
2016年,鸿海还收购了夏普,再次拿到自有品牌和上游资源,郭台铭对重振夏普寄予重大期望。今年2月,夏普发布财报称,截至去年12月底的第三财季业绩从上年同期的亏损247亿日元转为净盈利42亿日元,九个季度以来首次实现盈利。
601138工业富联
工业富联首个涨停板,市值总额就将超过海康威视成为A股最大市值科技股,第二个涨停板就将进入A股前十大市值股票,10个涨停市值将超越贵州茅台,11个涨停市值就将超万亿。假设可以达到药明康德的12个涨停板,投资者中一签可获利4.28万元。
但因为工业富联募资额巨大,与药明康德虽同为独角兽,但两者根本不是一个量级,近三年,与此次工业富联募集金额最接近的IPO个股是国泰君安,以19.71元/股的价格,首次发行15.25亿股,筹资金额为300.58亿元。2015年6月26日该股上市,首日顶格涨停,次日即开板但回封,第三日再度涨停,随后一日创出了至今的历史高点36.29元。上市后勉强收出3个涨停。
目前看6个板左右!
5月24日申购,已经申购完成,等待上市。
A股上市的工业富联实际上就是富士康。
A股简称“工业富联”让人纳闷,有一种电影的既视感。但是却反映出了富士康的愿景,从全球代工厂,转型成为“工业互联网”企业的龙头。
“工业互联网是发展中国制造2025的最佳途径之一,富士康已经具备了相应的实力,所以将物联网、机器人、人工智能相关业务拆分出来,组成工业互联网业务进行上市。工业互联网也是公司发展方向,希望借助上市,跟上产业发展浪潮。
此次在A股上市的工业富联不包括组装苹果手机的业务。事实就是,做组装非苹果手机业务的“大儿子”富智康到香港上市。
公司控制股东是中坚企业有限公司,鸿海精密间接持有中坚公司100%的股权。中坚公司在富士康持股41.1445%,通过全资子公司深圳富泰华、郑州鸿富锦间接持有28%股份,合计持有69.14%股权,为富士康控股股东。